原标题:
采访手记:算起来,我已经采访过二三十位长江韬奋奖获得者。但这次在写作方面遭遇了很大危机。文似看山不喜平,人物通讯最重要的是要有故事,可是任学安从工作以来看上去似乎一片坦途,一两年做出一段可圈可点的业绩,随之被委以更重要的任务或职务,如此反复,16年来已从普通记者升至频道副总监。我试图挖掘他各个阶段栽跟头然后爬起来的故事以取得文字上一定的戏剧效果,但遗憾的是最终一无所获:他做事扎实,从不给自己“万一”犯错误的机会。
主持“经济半小时”最重要的变革;策划创作《大国崛起》;创办财经频道首个日播评论栏目“今日观察”……从业16年的任学安成果丰硕,而这正是他坚守某些可贵的人生信条的结果。
不要瞧不起边角料时间
任学安的成名作是《大国崛起》,可很多人并不知道,这部耗时三年的鸿篇巨制占用的全是他的“边角料”时间。从2003年底到2006年底,任学安的职务几经变动,先后担任经济部副主任、特别节目工作室主任、经济频道节目副总监、珠海市金湾区副书记(挂职)、经济频道副总监等。他的本职工作主要是“审片”,副业才是创作《大国崛起》。
那显然是一段没日没夜的日子。一般人最关注7个摄制组如何在9国进行境外拍摄,其实这个过程只花去3个月时间。耗时最多的是脚本准备和后期制作。脚本准备阶段从2003年11月底产生构想开始到2005年初脚本初稿基本形成,创作人员只有“总导演”任学安和“执行总导演”周艳,他们先拜访史学界泰斗齐世荣,以及钱乘旦、陈乐民、资中筠教授,被鼓励选题“有价值”,也被提醒史料浩瀚、题材敏感、无从把握,“难度很大”。然后一边看九国国别史,一边在更大范围内听取专家建议。一年内,他们跑遍北京各大书店,购买了几百册人文历史书籍,还遍访知名历史学者,像北京大学历史系和社科院世界所就逐一拜访了每位相关教授,南方的学者则专门出差采访。此外,还探访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国际政治等不同研究领域的众多专家,讨论脚本中的相关阐述。“千头万绪的事件、人物、时间、地点,众说纷纭的因果、巧合、偶然、必然……这些一股脑儿涌向我们,经过几乎可以算得上‘痛苦’的反复比对和取舍,脚本才得以逐渐成形。”然而对任学安来说,更大的考验在后面。2005年底,国外拍摄部分结束,剧组进入紧张的后期制作阶段。恰逢此时,爱人生病要立即手术治疗。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在外挂职的任学安不仅忙于珠海—北京两地飞,在北京还要医院一剧组两头跑,白天侍候在病榻,夜晚苦熬在案头。身心俱疲,接近极限。领导不忍心,纷纷劝他“家人第一”“健康第一”,但他坚定立项时的承诺,如期即2006年5月将样片交到领导手上。他不允许自己“办砸”任何事,不管什么理由。
信任是脆弱的
任学安自认非常幸运:关心家国大事、怀揣社会责任,正好就进入央视这样可以施展的大平台。所以他格外珍惜机会。最初,任学安在央视经济部做行政工作,他写报告、装订材料都很认真,“码材料都尽量比别人更整齐”;而一有机会他就会和记者们聊天,或者看节目、分析比较优劣。1995年初,27岁的任学安结束了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部办公室两年的“杂役”,获得了进入著名电视栏目“经济半小时”做记者的宝贵机会,从此开始活跃于经济新闻报道第一线,凭借大学毕业五年来的积累和特有的勤奋,不断有佳作产出,业绩得到观众认可,也得到领导肯定。后来,虽然早已身在专业领导岗位,但付出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的提高是加速度的。”同事陈红兵这样评价。他总是做得比岗位所要求的、上司所希望的以及同事们所期许的更多、更好。无休止的加班、尽量的亲力亲为……他对自己的苛刻几乎让人难以理解。
而他这样解读自己的成长经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以起步阶段为例,如果做行政时没有足够积累,当记者时就不会上手那么快;如果当记者时表现不够突出,就不能很快被提拔为小组长;如果当小组长时没有加班加点以占栏目四分之一的人力完成栏目近四分之三的工作量,就不可能很快成为栏目主编、制片人……那就没有总导演《大国崛起》的机会,没有创办栏目、管理频道的机会,对一个电视人来说也就是失去了更进一步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
成功离不开同事、领导的信任。“同事信任你就会毫不犹豫地跟着你走,领导信任你就会把最重要最难啃的骨头交给你。而信任往往是脆弱的,它需要用一连串的成功呵护。”任学安认为:成功只属于过去,连续的成功最重要。所以,每一刻都要脚踏实地、恪尽职守,因为哪怕一次失败也会撼动别人对你建立起的信任感。前功尽弃的故事太多了,这是自己不愿意看到的。
在他的哲学里,信任因其温暖而格外美丽,信任也因其脆弱而万分宝贵。
输不起,所以尽量完美
童年的独特经历往往会深刻影响个性。对任学安来说,就有这样一件难忘的事。
小时候,他曾经很调皮,是老师眼中那种聪明的坏孩子,在家里也没少挨父亲揍。结果读初二的一天,他和另一个男生因课间打闹,差点把对方眼睛弄坏。那种以为把人眼睛打瞎了、从此要负担他一辈子,可是家里本身已经穷得几乎难以为继的恐惧让他突然之间长大了。他从此记住了克制二字,不做输不起的事情。
什么是输不起的事?在任学安看来,小时候是打闹,上大学了是虚度光阴,工作后是不全力以赴。任学安是公认的完美主义者,不仅对工作一丝不苟,甚至对自己的精神状态、衣着、发型绝不马虎,出现在同事面前的他,总保持着积极正面的情绪。
都说电视是遗憾的艺术,但任学安从不以此为借口放松要求。有时,节目已经审定,他突然发觉某个镜头或者某句解说词调整后更好,那肯定会一边致歉“给大家添麻烦了”一边毫不犹豫要求下属改掉,因为他认为节目里“能少一个遗憾也是好的”。
2006年底,任学安接到上级指示创作一部纪录片,全景式回顾中华民族自1840年鸦片战争到2007年中国共产党十七大召开167年的伟大复兴的历程。这时离节目播出只有10个月时间。时间短、任务重。为了带动鼓励剧组的创作,任学安身兼两职:总导演、总撰稿。随后的几个月里,他几乎放弃了所有节假日休息,全力投入。不幸的是,突遇母亲去世。他悲痛万分,慌忙从千头万绪的工作中抽身。在从小长大的老家,他暗自神伤,感慨母亲对子女的爱和她一生的艰辛,感慨没有了父母的家以后还怎样再找到家的感觉……“这次真的不想很快回去工作了”的任学安四天后到岗,他依照家乡风俗,百日内素衣素食,但尽量压缩私人情绪对工作时间的侵占。出现在团队前的任学安,仍然是意气风发、胸有成竹的模样。节目创作成功,这就是《复兴之路》—一部观众喜闻乐见的主旋律纪录片,先后获得电视“金鹰奖”和“星光奖”。他用荣誉告慰母亲。
用积极心态消解负面情绪
1998年,任学安成为“经济半小时”栏目第一制片人,他推行了日后被证明该节目历史上最成功的改版:经济收益和社会反响的双重收获。然而当时为推进改革,他提出了一个新的栏目主编团队,主管领导不太同意,他做工作,立军令状,领导勉强通过后,又遭到记者队伍中一些人以各种方式的反对,加之新的主编开展工作后,他们中的个别人不能很快适应新角色,导致工作中与一般记者、编辑冲突很大,令任学安很挠头,那是一段十分艰难的时光。
《大国崛起》的成功已成定论。而2004年底组建《大国崛起》编导组时,任学安因坚信情怀比经验更重要而启用一位从未创作过大型纪录片的女导演做分集负责人,遭到剧组内外普遍质疑……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日子总不可能那么一帆风顺。面对打击,任学安痛苦但不沉沦。同事们很少见到他情绪失控,或者抽烟、酗酒。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他认为,自己无力解决的事情就交给时间吧。他的心里没有对手没有敌人。没有对手是因为每个个体都是独特的,也许和他人会有相同的目标,但理想绝对不同;没有敌人是因为他相信“共赢”更可贵。
“往前看,不翻旧账”,这让他免去很多烦恼。在剧组里,当他了解到目前碰到什么麻烦事时,他从不质问“这是谁干的”或者批评“为什么办砸了”,而是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商量解决的办法。
他是个懂得自我管理的人。他用正面的方法消解负面情绪、保持健康的身心状态。加班加点虽是常态,可他极少熬通宵,也注重锻炼。打乒乓球、羽毛球和听音乐是比较奢侈的享受,沿着办公室附近的玉渊潭公园散步则是他最喜爱的放松项目。早晨,一边散步一边听新闻,让他在上午下属汇报选题时基本做到心中有数;而有时晚上去剧组陪着同事们加班时,他也常常邀人一起去,但每次追随者寥寥,因为累极了的人总想懒洋洋地窝着,而他从公园里回来之后总是宣布散步的好处:让人“神清气爽”!
别让时间消磨掉理想
任学安是个理想主义者。一个行当干久了,难免让人提不起劲。但任学安自始至终满怀激情。同事周艳介绍,直到现在,想到一个好句子、或者某个想法在节目中被恰当表达都会让他兴奋。他27岁才有机会拿起话筒冲到一线,厚积薄发让他很快走到管理岗位,但他又从未真正离开过创作一线。
1997年1月,作为“3?15晚会”负责所有专题部分的导演,他碰到了棘手问题。导演组确定了一个很好的选题,记者先后两次深入一线采访,但制作的节目却几经修改仍达不到导演组的要求。离直播越来越近,如果放弃重新选择,一来会影响整体晚会主题的表达;二来也很难再找到这么典型的案例。怎么办?
任学安向主管领导和导演组提出,由他亲自到新闻现场进行第三次采访,做最后的努力。这显然是个充满风险的决定:当时,29岁的他是“经济半小时”主编,若不成功会影响他作为负责人的威信。事实上,此前和此后,也从来没有过晚会负责人深入一线完成采访的情况。他选择了迎难而上,并最终获得成功。在过去十多年里,类似事情非常多。处理业务难题、承担重大报道,他常常身先士卒。“他敢于给年轻人机会,也乐意指导我们。”同事张馨文说。
在长期创作实践中,他自始至终保持对社会的深刻关注,致力于让作品能够反映自己在不同时期对新闻热点和重大社会问题的观察与思考。1995年,当全国关注农村改革停滞、“三农”问题突出时,他创作了《收获—中国农村小康纪实》15集;1997年,当全社会都在讨论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道德沦丧问题时,他创作了《世纪的呼唤—市场经济与职业道德》12集;1998年,为纪念改革开放20年,他创作了《20年20人》来呼吁改革走向纵深。此外,《大国崛起》《复兴之路》《中国故事》何以成功?同事许文广认为,最重要的是它们和一般纪录片不同,不仅画面精良、制作精美,还融入了创作者深深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让片子显得真诚又有思想厚度。
他希望自己永远保有当初跨入央视大门时怀揣的新闻理想,保持进取姿态。
人是需要互相照耀的
“人是需要互相照耀的”,这是任学安非常喜欢的一句话。
缺少团队合作对电视人来说将寸步难行。审片时,他会由衷地对编导说“谢谢”;有了成果时,他也总会尽量让所有帮助过自己的人得以分享;同事们加班时,他总愿意陪着,要么出个点子,哪怕帮忙叫份快餐,有时实在撑不住先去休息了,他总是感觉很不好意思;在剧组里,很多人感谢他给了自己一个参与的机会,可是他作为召集人最常说的是“谢谢大家帮我完成工作”。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互助是农村的生存智慧,久而久之也就内化成我的本能。”当然,由于走得太急太快,有时难免会有考虑不周之处,但从未刻意伤害过任何人,因为他相信“人是需要互相照耀的”。
正因为如此,感恩是任学安意识中另一个十分鲜明的特质。读书时各个时期的老师是他念念不忘的尊者,工作后不同阶段的同事、领导是他时时惦念的师长,儿时的同伴、相邻则是他永远不能割舍的乡情。一篇有关《大国崛起》创作的“后记”,透露了任学安做事先做人的信条:不厌其详地一一列举了所有曾在该片创作过程中给予他哪怕点滴帮助的人。知道感恩的人才能远行,了解他的人都说,他是一个跑长跑的人。
任学安, 1968年12月生于宁夏,中共党员,工商硕士。1986年考入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电视新闻专业。1990年毕业留校后即分赴河北平山县广播局、北京燕山石化化工二厂锻炼,1993年调入中央电视台经济部,现为财经频道副总监。2005-2006年曾任中共珠海市金湾区区委副书记。曾荣获2005-2006年真实中国纪录片“年度杰出导演奖”;2007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并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9年被评为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十杰青年”并荣获长江韬奋奖。
主要作品有纪录片《大国崛起》《复兴之路》《中国故事》《20年20人》《人在97》;专题片《收获—中国农村小康纪事》《试点追踪》;大型电视活动98“3?15”六小时电视直播、《城市中国》《品牌中国》等;参与创办“今日观察”等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