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首播 |
|
重播 |
|
随着中缅油气管道工程正式开工的消息发布,大家对缅甸的关注自然升温。而缅甸果敢特区消息和镜头传入国内,许多人惊愕地发现当地武装从服装到口号都与国内相似。这些在云南境外的“自治”队伍曾是缅共“人民军”旧部。可叹的是,那个模仿中国革命模式的缅甸共产党在21年前已经瓦解,其兴起和突然覆没的教训,很值得进行反腐斗争的国人反思
【内容提要】
1.抗日斗争中兴起,学习中共革命道路
2.“党内革命”,内部滥杀 人人自危
3.毒品开禁,利益击败理想
4.缅共镜鉴:如何跳出盛衰周期?
听过20世纪60年代后期国内政治宣传的人,对报纸和电台上曾大力宣传的缅甸共产党武装都会记忆犹新,部分红卫兵还曾凭着一时冲动搞过“国际支左”。改革开放后,国内报道对缅共不再提及,其灭亡情况也不为人所知。1994年,本人曾到中缅边境考察,听当年“国际支左”的红卫兵谈过这段经历。其实,从自己的影子中往往最容易看到本身的缺陷。缅共的前车之覆,对我们今天的反腐败斗争是很好的镜鉴。
抗日斗争中兴起,学习中共革命道路
缅甸与中国山水相连,历史上交往很深。明朝末年一些反清的内地人逃入缅境,成为“果敢”人的最早祖先。1939年,在英国对缅甸实行殖民统治的末期,德钦丹东等读过马列著作的知识分子发起成立了缅甸共产党。他们在普遍笃信佛教的居民中起初并无太大影响。1942年日本侵略军入缅,打出“帮助大东亚共荣圈内的国家独立”的旗号,当地主张民族独立的德钦党多数领导人竟欢迎日军,只有缅共提出抗日口号,并发起建立反法西斯人民同盟,从而威信大增,连后来长期执政的奈温也曾参加缅共并成为候补党员。
1945年缅共组织反日起义时,曾建立起2万人的武装,在英国恢复统治后成为一支重要力量。1948年缅甸独立时,缅共提出“和平发展”口号,曾放弃武装走和平议会道路,却未获成功。1949年中国革命胜利后,缅共主席德钦丹东提出要“面向东方,学习毛泽东思想”。在此情况下,如何对待缅共,中共中央一时左右为难,拿不定主意。
列宁认为世界革命是连成一体的,按这一原则要求,一国共产党掌权后便有义务支援同一信仰的他国党进行革命,1919年成立的共产国际便以此原则要求下属各党。但根据现代国际关系的共识,一国又不应干涉他国内政,这种党际关系要求与国际关系准则存在的矛盾,曾使共产党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长期陷入“两难”处境。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