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纪录片《茶》北京开茶会 邀专家观众座谈听意见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28日 15:0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NTV纪实台 | 手机看新闻


      中国首部全面探寻世界茶文化的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以下简称“《茶》”)于11月登陆CCTV-1《魅力纪录》栏目首播。10月26日下午,继大连茶会后,该片在北京举办了第二场茶会,诚邀专家、观众看片“问诊”。90分钟精简版分国内国外两部分生动讲述了10多位茶人故事,现场各界人士看完后一致认为该片角度新颖,拍得有深度,有水平,同时就一些细节问题各自提出了修改意见。总导演王冲霄表示,剧组将博采众议,对片子做相应的调整完善,力争在开播前给观众呈现一部高品质、最接地气的《茶》。

      品茶赏片 先办茶会听意见找不足

      纪录片《茶》,以六集篇幅从茶的种类、历史、传播、制作等角度,通过60多位茶人的茶话茶事,讲述这片神秘树叶的传奇。这是《故宫》团队历时两年,穿梭中国、日本、泰国、印度、格鲁吉亚、英国等国著名茶地,艰苦拍摄制作而成的文化纪录片。然而,摄制组却并不急于让它迅速亮相,而是选择先开茶会,听取各方批评意见,改后再播。茶会共有大连、北京、成都、昆明、厦门五站,诚邀专家学者和普通观众品茶赏片。“我们的茶会不是电影宣传中所谓的看片会,这是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我们既听赞,更听批,以谦逊的态度听取各方意见,修改完善后再正式播出。专家的建议可以确保纪录片的专业性。普通观众的意见也难能可贵,因为这个片子是给老百姓看的,茶是老百姓最熟悉的茶,故事是普通人的故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吸纳他们的意见,才能做观众爱看的片子。”王冲霄说。

      茶聚北京 各界爱茶人品茗观《茶》

      于是,继首场大连茶会后,摄制组于10月26日在北京举办了第二场茶会。会上播放了总导演王冲霄的90分精简版纪录片《茶》,分国内国外两部分,介绍了中国茶的历史演变以及它在世界的发展繁衍。看完片子后,现场响起热烈掌声,包括茶专家、纪录片人、媒体人和普通观众在内的各界爱茶人都给出了好评,认为《茶》总体品质很高,角度新颖,拍得有深度,有水平。同时,就片中一些问题,现场嘉宾也各抒已见,给出了中肯意见。

      爱茶人李博在会上表示,这个片子刨除了当下比较浮躁的东西,还原了茶的本源,就是人们生活中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一部分。“这个片子比较接地气,它的受众面是大众,可能很多人一生都不喝茶,或者只把茶当饮料喝,他不知道茶背后蕴含了这么多的故事,也没机会了解茶的历史演变和在全球的发展,了解茶有不同的茶文化和品饮方式,所以整个片子比较有深度,故事也很生动。”他还说,很多年轻人并不了解茶文化,对此也无太多兴趣,如何吸引这部分观众,主创团队还得多想点新招。

      答疑修改  总导演接受意见加“茶味”

      看片会上,现场观众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疑问,比如茉莉花不是茶叶,为何也归到一片树叶的故事里?片中为什么都是手工茶,没有机器茶?茶最早是作为药物的,人们熟知的“神农尝百草”为什么没提及?

      对此,总导演王冲霄也一一给予了解答。他说:“我们片子提了一个中国茶,非茶之茶的概念。这不是植物学意义上的。实际上中国人的茶概念里很多东西都可以是茶,不光是茶树。比如菊花,广东的凉茶等,还有水果茶。这都是中国人创造出来的。

      至于“冷落”机器茶,王冲霄坦言,“国内茶部分将近介绍了20多种茶,但这次我们的确偏重手工茶。因为目前来说,占据市场主流的都是机器制茶,我们也有想借这个片子抢救下文化遗产的意思。所以中国6大茶类,我们都拍了传统手工技艺。”

      而关于茶的起源,片子里没有提及神农尝百草,他解释道:“凡是没有经过严格考证的,仅是传说,不可考的东西,我们都不会用,比如说神农氏,是上古神话里的,所以就没放进去。但可考的,像云南的古茶树,经过专业的树龄鉴定,有2700年,这是有明确科学说法的,我们就会用进去。”

      随后,他表示,摄制组将抓紧时间对片子调整修改,增加“茶味”,让故事更精练,更紧凑,力争在11月开播前给观众呈现一部更完美的《茶》。

channelId 1 1 1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最新视频集

视频专辑热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