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去向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华民族遭遇了空前的生存危机。1894年兴中会成立,孙中山和他所代表的革命党人,以推翻帝制、建立共和为政治主张,表明了即将到来的革命,为中国历史所未有;1904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形成革命力量的联合,更标志着革命正日益成为20世纪中国的主旋律。从鸦片战争开始,尤其是辛亥革命以来,中华民族的每一份子,能够在通往伟大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不断创造,在艰难曲折中赢得独立解放,迎接更加伟大的辉煌,以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而骄傲和自豪。
沈芳: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各方关注,世界瞩目,由湖北省委宣传部、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中央电视台新影制作中心联手打造十集文献纪录片《百年辛亥》,旨在弘扬伟大的辛亥革命精神,继往开来,让所有中国人永远牢记前人提出的“振兴中华”伟大目标。 这部影片启动于两年前。我作为这部影片的制片人、执行总编导,心里有太多的感慨。倾注两年心血的文献纪录片《百年辛亥》,是我们对辛亥志士的庄严纪念,是对一段伟大历史的深情回望。辛亥百年之际,谨以此片敬献给正在不懈奋斗的全体同胞!
从1840年到1911年的七十年史,除了是一部国难深重的哀痛史,也是帝制从日益衰败到终于灭亡的变革史。与世隔绝,发展停滞的大清朝,无法正视巨变,更没有能力顺应乃至把握巨变,这个末世王朝自鸦片战争以来的纷纷败象,不同于此前任何一个改朝换代之际的社会动荡,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动摇的是专制统治体系,冲击的是“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超稳定封建结构。
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诞生于广东香山县翠亨村。他后来曾说:“直到我十三岁,我没听说过北京是皇帝权力的中心,翠亨村的村民,很厌恶权威”。从13岁到16岁,他在檀香上学,开始萌生拯救民族、改造中国的强烈愿望。1885年的中法战争的结果使孙中山大受震动,从而“始决倾覆清廷,创建民国之志。”他岁刻苦学医,但到1894年,已立志放弃 “医人”,而把“医国”作为自己一生的使命。
1895年到1900年这一“革命进行最艰难困苦之时代”,也是孙中山筚路蓝缕到处鼓吹革命的时代。革命宗旨的传播,为更大革命浪潮的掀起,作了准备。 1895年11月中旬,兴中会横滨分会成立。随后,孙中山又到檀香山重振那里的兴中会,旋赴美国,自西向东横穿美国本土,沿途宣传鼓吹。1896年10月初,到达英国伦敦。 1896年10月11日,孙中山在伦敦被清使馆密捕,经友人和舆论营救,13天后获释。
同盟会的成立,使得“从此革命风潮一日千里,其进步之速,有出人意表者矣。” 从1906年的萍浏醴起义开始,数年间,同盟会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虽都遭遇失败,但却在不断动摇帝制,革命力量也在失败中不断扩大。 1907年12月1日的镇南关起义,是孙中山亲临现场并指挥的一次起义。 多次起义失败,同盟会在诸多教训之后,有了新的指导思想,不再主要依靠会党,而是策反新军。
黄花岗起义失败后,同盟会中部总会组建于上海,并与武昌起义的直接发动组织,湖北新军中的文学社,另一革命团体共进会建立了联系。辛亥春末,文学社与共进会决定联合组织起义,开始不断密商起义的具体时间。 几经周折,起义时间确定为10月16日。但10月9日上午出现故障,28人被抓,彭楚藩、刘复基、杨宏胜,当晚就义。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浴血奋战、前赴后继,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在革命中诞生。 但是,南京临时政府一开始就生存得十分艰难。 各国都没有与临时政府建立任何正式关系,这给临时政府造成了巨大压力。而包括革命党人在内,把外国承认看得无比重要、对帝国主义武力干涉非常担忧,则又增大了这种压力。
1912年2月12日,清帝正式下诏退位。次日,袁世凯表示“永不使君主政体再行于中国”。同时,他又宣布“现值组织临时政府,所有旧日政务目下仍当继续进行”,将他原内阁中的各部大臣,改称为各部首脑,以此表明他的政权与清王朝的继承关系。 南京方面,13日,孙中山向参议院请辞大总统。随后《临时约法》颁布,旨在扼制袁世凯的野心。
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被暗杀,所谓政党内阁,即在血腥中被证明为不过是一厢情愿。 7月12日,二次革命爆发。江西、江苏、安徽、上海、广东、湖南、重庆相继独立。孙中山发表声明要求袁世凯辞职。 但是在短暂的掀起声势后,二次革命不到两个月即完全失败,孙中山、黄兴等大批革命党人再次流亡日本。本欲以军事行动对抗袁世凯的扩张,结果却使袁世凯的势力扩张到长江以南。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12月在桂林,共产国际正式代表马林就给了孙中山三个建议:改组国民党;创建军官学校;谋求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 1922年8月,中共党员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张太雷等,由孙中山亲自主持,正式加入国民党。国共合作,从这时起已经开始。1923年1月26 日,孙中山与苏俄特派全权大使越飞的《孙文岳飞宣言》发表,国共合作由此确立。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孙中山认为北伐机会已到。18日,中国国民党发布《北伐宣言》。20日,广州革命政府组成的“联军”在韶关誓师北伐。 因冯玉祥临阵倒戈,吴佩孚打败,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冯玉祥控制北京后,即邀请孙中山北上主持大计。11月10日,孙中山发表《北上宣言》,对于时局,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国民会议”主张,强调“国民之命运,在于国民之自决”。